第一,我很无知(这是真的)
第二,我脾气不好(这也是真的)
第三,我要开始胡说八道了(这当然也是真的)
在Fediverse上讨论问题,很多时候收到的回复都让我很受伤,也许很多人并不在意自己表现出来的语气和别人的感受,但我却过于在意。什么是合适又不伤人的语气和表达呢?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同,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些做法:
- 少用反问句。反问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提出一个疑问,而是为了加强自己原有的观点。反问句通常有挑衅和讽刺的含义在,颇具攻击性,而这会让人感觉不太舒服,比如「你觉得那样也行?」「难道这也一样吗?」「难道说...?」。虽然有时问句只是表达疑问,但在某些语境下,却很容易产生误读,为了避免这种误读,最好是不要用反问句,用陈述句改写一下会更平和。
- 少用「你、你们」多用「我,我们」。前者将讨论者分开来了,立场更加鲜明,同时会有被指责的感觉,而「我、我们」更像是朋友之间的对谈,模糊你我的分界,感觉更加专注于问题而不是立场。
- 少用语气助词,比如:啊,吗、呃。模仿现实生活中的语气也许是有必要的,但是对同一语气,不同人也会有不一样的解读,我觉得「啊」很凶,比如「也是一样的啊」「就该这么做啊」,这让我感觉对方在对着我呐喊。
- 错的时候承认自己错,该道歉的时候就道歉。成年人好像羞于承认自己的错误,更是害怕自己错误,觉得如果有错,那一定是对方有问题。但其实犯错很常见,道歉也不是什么难做的事情,承认自己错并不会让自己丢脸。
- 不要人身攻击,就事论事。
- 不要随意比喻。比喻是阐述一个抽象观点的很好方式,但很多时候比喻都不确切,这种不贴切的比喻会加深误解,不像的也能说成像的,比喻太好用了,以至于我们有时不会细细去想两种事物之间的区别,A像B,但是A并不是B,比喻会放大事物的某些特质,忽略某些在特定语境场景下才会产生的特质,语境和场景都很重要,A不在A所在的地方,也许就不是A了。
- 隐藏自己的不耐烦情绪。如果是认真的讨论,就不应该敷衍对方,「呃」「。。。」会让我觉得对方已经不想再聊了,对我很无语,所以我一般不会用这样的词。
很羡慕那种「感到受伤是你的问题,不是我的错,我不会道歉」的理直气壮,也许我永远学不会,或许高敏感的人生来就有错,不想再被伤到于是只能让自己少评论少发表观点了。
好了,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我不喜欢在Fediverse和人讨论问题的胡说八道了。是不是看起来很像AI写的呢?Yes,but:
本页的评论功能已关闭